食品行業監管趨嚴,德州扒雞衝A失敗
(文/張志峰 編輯/馬媛媛)衝擊A股一年多之後,德州扒雞最終也宣佈“折戟”,這已是近1個多月以來第6家與食品相關企業終止上市計劃。
9月25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德州扒雞已主動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審覈狀態變爲“終止”。
按照今年3月份招股書所披露的計劃,德州扒雞擬向社會公衆公開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股票,計劃募資約7.58億元,主要用於新建食品加工項目、生產線建設以及營銷網絡、品牌升級建設項目等。
而事實上,企業首次披露招股書距今已經1年2個月,這一路可謂歷經波折。
對於企業最終上市失敗,業內似乎早有預料。
根據今年2月,證監會網站披露的德州扒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文件反饋意見,證監會共向德州扒雞提出51項問題,包含公司改制背景、歷史沿革合規性、前員工控制加盟商、廣告宣傳等多個方面,並要求德州扒雞披露相關信息。
如前員工控制加盟商問題,根據招股書內容,德州扒雞的前五大客戶中有三名爲前員工控制,持股平臺合夥人選擇依據及任職情況、自然股東較多等問題上存在尚未披露的瑕疵。
申報材料顯示,公司採取“直營+經銷”的銷售模式,其中的德州沐特、北京風冠、濟南風都商貿和淄博逢通等經營商爲發行人前員工控制。
因此,證監會還要求德州扒雞披露前員工控制加盟商的相關信息。
經營數據方面,企業增長動力也頗顯不足。
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6.87億元、6.82億元、7.2億元和3.1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2230.93萬元、9453.38萬元、11894.30萬元和3742.10萬元。
在業績下滑風險中,德州扒雞還提及,2022年1-6月,由於德州、濟南、青島、北京等地區疫情原因,導致公司業績出現下滑。公司未來業績受到經濟環境、產業政策、市場競爭情況、管理層經營決策、募投項目實施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未來若出現公司現有市場環境受宏觀經濟波動、未能有效開拓新市場、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以及新冠病毒疫情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影響,公司將面臨經營業績下滑50%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除德州扒雞外,原擬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池州華宇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創業板上市的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於同日終止發行上市審覈。
拉長時間來看,八月中旬以來已有6家食品相關企業折戟,包括龍江元盛和牛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鮮美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和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等。
另據《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3》顯示,撈王鍋物料理、七欣天、楊國福麻辣燙等餐企向港交所遞交的上市招股書均失效已久,從其長時間不再繼續更新上市招股書來看,或許以上餐企已選擇暫緩上市計劃。
也正因此,餐飲品牌上市難已成爲行業共識,似乎有一道無形牆將這些企業拒之門外。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餐飲企業衝A失利是多重因素導致的。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爲,首要因素是當前市場環境整體下行,投資者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市場需求不足,對食品類企業的投資熱情較爲冷淡。
其次,食品行業的市場競爭激烈,新上市的企業面臨着來自傳統品牌和其他新興品牌的巨大競爭壓力;且食品行業的上市監管越來越嚴格,部分傳統企業並不符合市場的發展方向,難以通過監管層的審查,限制了其上市進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